分享是一種美德,你分享一個蘋果,將會得到更多的蘋果。在分享中既讓別人分享到你的愛心和快樂,又讓你在社會中受人尊重。而不喜歡分享的人是不討人喜歡與被孤立的,將無法在社會上得到立足,容易受排擠。
所以教育孩子過程中,有一個話題總是繞不開的。那就是「分享」。提倡孩子分享其實是一項很重要的教育理念,但問題就出在, 很多家長沒搞懂分享的意義。
「分享不代表一味忍讓」
最近十一放假,大家都在家休息,社區裡也比平時熱鬧一些,總能看到一些家長帶著孩子散步玩耍。皮皮媽就是其中一員,正帶和兒子帶著剛買回來的滑板車在院裡玩耍。
社區裡還有一些其他家長和孩子, 皮皮的滑板車還挺吸引人的,好幾個小孩都投來了羡慕的目光。其中有個小女孩更是壯著膽子詢問皮皮,能不能把滑板車借給她玩一玩。
皮皮看是一個比他小的妹妹,想起來媽媽教導他要懂得分享,於是毫不猶豫的把滑板車借給了小女孩。 皮皮媽在一旁看著還挺欣慰。
這本來是是件挺暖的事情,可皮皮媽逐漸發現苗頭不對,兒子的滑板車被小女孩霸佔了,玩了好久也不還給兒子, 兒子幾次想去索要都被拒絕了,這讓她有些頭疼。
想了一下就喊兒子,「皮皮,去把滑板車要回來,我們要回家了,下次再跟小妹妹玩吧。」聽到了母親的話,皮皮頓時精神一震,直接去找小女孩要滑板車,可小女孩還不想給。
皮皮媽見狀只好親自去和女孩溝通,「小妹妹,我們要回家了,把滑板車還回來吧,下次再借你玩。」結果小姑娘非但不聽,還死死的抓住滑板車不肯撒手。 眼神甚至充滿敵意。
這讓皮皮媽有些生氣,便準備直接把滑板車奪回來,這時候小女孩的奶奶陰陽怪氣的開腔了, 「呦呦呦,一個滑板車而已,又不值幾個錢,至於這麼小氣麼,沒教過孩子要懂得分享嗎?」
這話一出皮皮媽直接怒了,也沒在意小姑娘,直接劈手從女孩手裡搶回了滑板車,然後冷冷的懟了回去,「願不願意分享那是我們的事,再說, 老師教的是和懂禮貌的孩子分享,沒家教的孩子還要好意思說分享?說分享怎麼不見得你孩子把玩具拿出來給我兒子玩呢?」
後來在群裡皮皮媽還吐槽了這個事,結果不少人都說知道那個小姑娘和老太太,大家都說孩子被老人慣壞了。
還有寶媽現身說法,「那孩子哪有什麼分享的概念啊,上次還熊了我兒子一個玩具。因為東西也不貴,我就沒計較, 結果老太太一點兒感謝意思都沒有,還一臉的理所應當。」
類似的事情很多家長都遇到過,而皮皮媽的做法也確實「沒毛病」。
分享的前提是物權意識的建立
即便我們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,首先也應該給娃 建立明確的「物權意識」。 即讓孩子明白「自己的物品自己有支配和處置的權利」這樣再去教孩子分享才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