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年,為何有些人與子女疏遠?
當我們聽到一些老人抱怨說,子女不再親近他們,甚至不願回家的時候,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子女不孝順。
然而,深入了解後,我們可能會發現,有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態變化可能導致子女疏遠。
饒先生的經驗可以作為一個例子。他過去與父母的關係一直很親密,但是隨著父母年紀增長,
他開始感到討厭和疏遠他們,這並不是因為他不孝,而是因為他父母的變化讓他感到無法忍受。
饒先生的父母都已經年逾七旬,他們過去是一個幸福的家庭,父母工作勤奮,
為了供養他和他的兩個姐姐,他們付出了很多。饒先生一直對父母充滿感激之情,
他們不但供他上了大學,還幫助他進了國營事業。
如今,饒先生已經在省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,但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他父母的支持和教育。
15年前,為了確保父母有個幸福的退休生活,饒先生在老家為他們建造了一棟小洋樓。
他們常回老家,饒先生也常陪伴他們。
這段時間裡,他對父母非常孝順,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們也很喜歡與父母相處。
特別是他的兩個孩子,他們每個寒暑假都迫不及待地要去爺爺奶奶家,甚至不願意回來。
然而,在父母進入70歲之後,一切都改變了。
父親退休後,他們的心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
他們開始沉迷于宗教活動,從簡單的拜佛變成了完全沉浸其中。
他們不僅捐贈大量的香油錢,還在家中擺放了許多佛像,將客廳變成了一個寺廟的模樣。
每天要點香,燒香,初一十五還要進行祭拜和燒紙錢的儀式。
這讓他們的家變得異常陰森可謙,讓孩子們不敢回去。
父母的這種行為也讓饒先生和妻子感到困擾,尤其是他們不斷花費大量的錢來支持宗教活動。
父母每個月的退休金不到2000元,但他們幾乎將所有的錢都用于宗教活動和捐贈。
這使得他們生活貧困,身體虛弱,頻繁住院,但他們仍然堅持吃齋念佛,拒絕攝取肉類和藥物來改善健康。
饒先生和他的姊姊們非常擔心父母的健康,但無論如何勸說都無濟于事。
他們感到非常失望,覺得父母不再顧及家庭的利益。
饒先生曾試圖勸說父母改變,但他們堅信自己的信仰,認為這是為了積功德。
最終,他們甚至賣掉了一家店鋪,用其中的大部分資金來支持宗教事務,而不是幫助自己或子女。
這讓饒先生感到非常氣憤和失望,因為他覺得父母沒有理性地處理家庭財務。
儘管他們認為信仰是一件好事,但他們的過度執著讓整個家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。
饒先生和他的家人不再願意回老家與父母共度假期,因為他們不再享受一起吃肉、喝酒的家庭聚會。
父母的堅持齋戒和宗教活動讓家庭變得不再溫馨。饒先生認為信仰是件好事,但它不該讓人忽視家庭和健康。
他漸漸厭煩了父母的行為,不再願意親近他們。
他認為這不是他不孝,而是父母自己的行為改變了他們之間的關係。
在老年,信仰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支持,但也需要平衡,不能讓它成為家庭和個人健康的代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