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姐去菜市場挑白菜,發現很多白菜上面長了小黑點,感覺很奇怪「你這白菜怎麼這麼多黑點,這能吃嗎?」
買菜的大哥走了過來,「怎麼不能吃呢?這是正常的,誰家白菜還沒幾個黑點啦。」
「我看網上總是說,這種菜不能吃,那種菜致癌的,我都不知道吃什麼了。」
大哥笑了笑,「你要說看網上的,那水也不能喝了,因為喝了水的人最后都死了。」
此話一出,周圍的人都笑了。
那大白菜為什麼長小黑點,網上傳言不能吃的蔬菜,包括蕨菜、咸菜、無根豆芽、魚腥草等等,是真的致癌嗎?
原來,大白菜上有小黑點,學名叫「大白菜小黑點病」或「大白菜芝麻狀斑點病」,主要發生在大白菜的葉柄內側,是由于 大白菜葉柄細胞的細胞壁發生了扭曲變形,然后在扭曲變形處聚集了很多黑色物質導致的。
那麼,大白菜上的小黑點會不會危害健康呢?
其實,小黑點的出現,可能是施氮肥過量,導致細胞膜結構被破壞,或者是貯運不當,甚至可能與大白菜的品種有關。
小黑點雖然難看是難看了點,但是 如果數量不多,白菜也沒有腐敗,把小黑點挖掉還是可以吃的。
畢竟小黑點病屬于生理性病害,對人體基本沒有不良影響。
如果 小黑點的數量比較多,已經導致白菜腐爛變質,那就不要食用了,以免造成健康隱患。
在聞癌色變的時代,不少食物被安上了致癌的「罪名」。只不過,它們真的會致癌嗎?
1、蕨菜會致癌嗎?
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、蕨內酰胺、苯草酸、黃堿醇類化合物等物質,確實屬于致癌物。其中,原蕨苷的致癌性最大,是遺傳毒性致癌物,水解后會產生二烯酮類化合物,可以改變人體的DNA,產生強致癌作用。
不過,正所謂不談劑量的致癌都是在耍流氓, 蕨菜是否致癌,主要取決于攝入量。
有研究發現, 如果一個人每天吃350克至3.5千克蕨菜,要連續吃20年才會致癌。
目前 蕨菜被列為2B類致癌物。也就是說,它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,對人類致癌的證據不充分。 蕨菜中的致癌物質 原蕨苷被列為3類致癌物,即對動物和人類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。
當然,為了降低風險,我們吃蕨菜的時候,最好多焯幾遍水,盡量避免食用涼拌類蕨菜。
2、咸菜能致癌?
咸菜中含有的亞硝酸鹽,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致癌物,但并不是所有的咸菜都含有亞硝酸鹽,還要看咸菜的腌漬方式。
一般來說,咸菜有3種腌漬方式:一是用醋酸菌發酵,二是用乳酸菌發酵,三是用鹽腌漬。其中, 用醋酸菌或乳酸菌發酵,都屬于生物發酵,并不會產生亞硝酸鹽。
用鹽腌漬,雖然會產生亞硝酸鹽,但是 只在腌漬的第2-10天大量產生,之后亞硝酸鹽的含量便會大大減少,不會對人體造成多大的影響。
如果還是擔心,可以食用儲存時間較長的咸菜,或者可以用熱水煮一下,或者加點檸檬汁一同食用。
3、無根豆芽毒性很強,有致癌性?
有人說無根豆芽不能吃,毒性很強,甚至會致癌。這種說法來源于在發豆芽的時候會使用到的一種 植物生長調節素2,4-D。
低濃度的2,4-D可以促進豆芽桿生長,抑制根和芽的形成。在農業生產中,高濃度的2,4-D還可以作為除草劑使用。也就是說, 在高濃度的狀態下,人體攝入2,4-D可能會導致中毒。不過放心, 發豆芽時使用的2,4-D還遠遠達不到中毒的劑量,更別說致癌了。
不過,除了2,4-D,發豆芽還可以使用6-芐基腺嘌呤、赤霉素、4-氯苯氧乙酸鈉和乙烯等「無根素」「膨大素」。
在我國,它們曾經作為食品添加劑被批準用于豆芽中,但是後來因為豆芽不屬于加工食品,所以再在豆芽中使用它們的話,就屬于非法添加,不致癌但是違法。
4、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,致癌?
馬兜鈴酸,你一定聽說過,一種在中藥中常見的物質,具有致癌性。目前,馬兜鈴酸屬于1類致癌物,對人類有明確的致癌性。研究發現,馬兜鈴酸與肝癌密切相關,攝入越多,越容易發生肝癌。
不過,需要強調的是,有強致癌性的是馬兜鈴酸I。 被誤會的魚腥草,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酰胺BII、AII和FII類。
首先它們和馬兜鈴酸I不是同一種東西,其次也沒有科學證據標明魚腥草中的馬兜鈴內酰胺BII、AII和FII類有毒性或致癌性。
所以,與其關注被「誤會」的食物,不如了解一下真正致癌的食物有哪些。比如;
1、霉變食物
霉變食物中含有一種可怕的強致癌物質:黃曲霉毒素。黃曲霉毒素喜歡隱藏在土壤、動植物、各種堅果中,常見于發霉的花生、玉米、大豆等。
黃曲霉毒素被列為1類致癌物,對人體具有致癌、致畸、致突變作用,與肝癌、腎癌、乳腺癌、直腸癌等癌癥都有關。
2、檳榔
檳榔也是1類致癌物,經常嚼檳榔,不但會使人變丑,還會增加牙周病、口腔黏膜白斑癥、口腔癌等口腔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3、酒
2020年的數據顯示,全球有74萬新發癌癥與飲酒有關,即使是適量飲酒,一年也會導致10萬以上的新發癌癥病例。
作為1類致癌物,酒精對人體的危害不言而喻,不僅會損傷DNA,還會增加乳腺癌、卵巢癌、子宮癌等癌癥的發生風險。
而且,飲酒沒有安全攝入量,不存在「小酌怡情」的說法,2018年發表在《柳葉刀》上的一項研究就表明:任何量的飲酒均危害人類健康!
民以食為天,在飲食上,我們應該多長個心眼,但也不應該道聽途說,要有自己的判斷,要相信科學。當然,最重要的,還是養成健康的飲食方式,才能遠離致癌因素,降低癌癥的發生風險。